![]() |
2022年12月4日是第九個國家憲法日,也是現行憲法公布施行40周年,今年的主題為“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,推動全面貫徹實施憲法”。
關于國家憲法日
設立“國家憲法日”,是一個重要的儀式,傳遞的是依憲治國、依憲執政的理念。
設立國家憲法日,不僅是增加一個紀念日,更要使這一天成為全民的憲法“教育日、普及日、深化日”,形成舉國上下尊重憲法、憲法至上、用憲法維護人民權益的社會氛圍。
設立國家憲法日,也是讓憲法思維內化于所有國家公職人員心中。權力屬于人民,權力服從憲法。公職人員只有為人民服務的義務,沒有凌駕于人民之上的特權。一切違反憲法和法律的行為都必須予以追究和糾正。
歷年憲法日的主題
2014年:弘揚憲法精神,建設法治中國。
2015年:弘揚憲法精神,推動創新、協調、綠色、開放、共享發展。
2016年:大力弘揚法治精神,協調推進“四個全面”戰略布局。
2017年: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,維護憲法權威。
2018年:尊崇憲法、學習憲法、遵守憲法、維護憲法、運用憲法 。
2019年:弘揚憲法精神,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。
2020年:深入學習宣傳習近平法治思想,大力弘揚憲法精神。
2021年:以習近平法治思想為指引,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。
2022年: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,推動全面貫徹實施憲法。
憲法知識知多少
我國現行憲法是何時通過的?
1982年12月4日,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通過了《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》,即現行憲法。
現行憲法修改了幾次及分別在哪一年?
現行憲法已進行了5次修改,先后根據1988年4月12日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、1993年3月29日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、1999年3月15日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、2004年3月14日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、2018年3月11日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通過的《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修正案》修正。
我國現行憲法的結構是什么?
序言、第一章“總綱”、第二章“公民的基本權利和義務”、第三章“國家機構”、第四章“國旗、國歌、國徽、首都” ,共一百四十三條。
憲法的地位
憲法是我國的根本大法,是治國安邦的總章程,是保持國家統一、民族團結、經濟發展、社會進步和長治久安的法律基礎,是中國共產黨執政興國、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法律保證。
1.憲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礎,其他法律是憲法的具體化;
2.任何法律不得同憲法相抵觸,否則無效;
3.憲法是治國安邦的總章程;
4.憲法是最高行為準則;
5.憲法是國家的根本法。
憲法的作用
1.憲法保障了我國的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。
2.憲法促進了我國的社會主義民主建設。
3.憲法推動了我國的社會主義法制建設。
4.憲法促進了我國人權事業和各項社會事業的發展。
憲法的重要性
憲法是國家根本大法,它具有最高法律效力,全體公民、一切國家機關和武裝力量、各政黨和各社會團體、各企業事業組織都必須以憲法為根本的活動準則,并負有維護憲法尊嚴、保證憲法實施的職責。
憲法關系國家的前途和命運、人民的幸福和安寧、公民的基本權利和義務。因此必須大力宣傳憲法,堅決維護和實施憲法。我國憲法規定了依法治國、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原則,規定國家維護社會主義法制的統一和尊嚴,各項法律、法規都不得同憲法相抵觸,一切違反憲法和法律的行為,必須予以追究,任何組織或個人都不得有超越憲法和法律的特權。
在國家的各種社會關系中,最重要的關系是由憲法來規范和調整的,如國家與公民的關系、國家機關之間的關系、中央與地方的關系以及其他最重要的政治、經濟、文化等方面的關系。在這個意義上,可以說憲法是社會穩定的調節器和安全閥,對于解決各種重大社會矛盾和沖突,保持社會穩定,維護國家長治久安,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。